寶能系的前海人壽、安邦保險……最近,搞保險業(yè)務的大財團頻頻登上頭條,今天要買這個明天要買那個,大家的心里都是非常不解:這些保險公司,為啥這么有錢?從前海人壽的姚振華、恒大的許家印到萬達的王健林,大佬們紛紛給自己的鋪了保險這條路,這到底是為啥?
保險是到底是一門怎樣的生意?專欄作家“解釋系主任”曾寫道:“純粹從理論上講,保險和賭博的業(yè)務模式都是撮一大幫人,讓每個人出很少的錢,把這些錢聚集起來成為一大筆錢,然后對約定的概率事件進行博弈。兩者之間的區(qū)別僅在于保險保的是“負彩”,就是說往錢池子里投錢的哪個人不走運倒了霉遭災破財了,可以從錢池子里拿錢出來當賠償;
“賭博賭的是‘正彩’,誰撞大運中了獎,誰從錢池子里拿錢當獎金。所以,開保險公司和開賭場在數(shù)學和經(jīng)濟學原理上是完全一樣的。大佬有多愿意開賭場,就有多愿意開保險公司?!倍_賭場又限制多多,所以還是做保險吸引力更大。
“‘股神’巴菲特就十分鐘愛保險,他的公司伯克希爾·哈撒韋就是主營保險的。對此,巴菲特是這樣解釋的:“保險公司先收后付,使得我們持有大量低成本的浮存金(保戶向保險公司交納的保費);浮存金理論上最終要支付給投保人,但在這期間可以用于投資?!?br /> 保險業(yè)是先收錢后賠付的,但收錢和賠付之間有很長的時間差,在這段時間差里,這些資金就被巴菲特拿去投資了。其他熱衷于保險業(yè)的大佬也是這樣想的:在通過大規(guī)模的承保獲得現(xiàn)金流后,在投資上賺取利潤,而這些投資項目,才是保險公司賺錢的主要來源。
那保險公司是怎么拿著這些錢投資的?先跟大家明確一點,保險公司收益來的這些保費并不是全部都能進行資金運作搞投資的。保費=純保費+保險附加費,前者即是應對保險金的保費。
以一年期意外險為例,例如一年內(nèi)意外發(fā)生概率為10%,保險賠償金是100萬元,那么純保費就是10萬元。而附加費則是指保險公司的運營成本,比如公司的水電費、租金等,因此,這保險附加費公司是無法使用的,能用的只有純保費。
而其中,因為這個純保費和銀行存款準備金的道理相同,為了防止無法履行約定的情況出現(xiàn),要從中提取一部分作為準備金,所以這一部分準備金保險公司也是無法使用的。至于這個是如何計算的?根據(jù)險種類型不同而不同??哿诉@么多以后,剩下的部分保險公司就可以在法律規(guī)定的范圍內(nèi)運用了。
除此之外,保險公司的保單也可以用于質(zhì)押,然后拿著這些巨大的現(xiàn)金流,去證券公司杠桿配資(指配資公司在你自有資金的基礎上再提供數(shù)倍的配資,比如你出10萬,他給你配到100萬,配來的錢你自己獨立操作,盈虧自負,配置公司收取固定的利息)。寶能去年底想入主萬科時,就是用了高杠桿的收購戰(zhàn)略,據(jù)媒體報道,杠桿率高達10倍!
以承保的方式低成本賺取大量現(xiàn)金流,有的錢還不用賠付,利潤還能拿來做投資,難怪大佬們都對它欲罷不能!